很多人對於憂鬱症的看法都是
「就是一個活在悲傷走不出來的狀況」
「就是比較想不開」
似乎這個說法並沒有辦法充分表達代表憂鬱症的患者
因為往往造成憂鬱症
不是因為過度沈浸、放大悲傷
而是逃避悲傷、沒有充分地處理好面對自己的負面態樣
現今社會我們常常會被「正能量」、「光」、「愛」所綁架
不管是網路上的文章、或者是自己喜歡的偶像、自己的朋友
往往會在你遇到挫折的時候
單純地希望你需要趕快打起精神
人生依舊美好
用「正向」的角度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不愉快的事
「打不死的讓你更強大」
「生命短暫不要花時間在難過的事上」
就一輩子的時間來看
這都是可以的
也是正常的
畢竟
人,是情緒及意識體存在的表現
在盆裏沒有空間的時候
這些看似可以讓人振作的雞湯
常常只會讓我們習慣性用拒絕、隱藏的方式
再次深藏在自己心裡的負面感受
直到催眠以為沒有發生過
更別談
試圖完整的經歷情緒過程
而那塊被深埋
沒有被妥善處理的那疼痛
可能會在下一個情緒雨天、
別人不經意中
就像抽搐的神經般
痛
又重新複製貼上
親愛的
小廚我想分享的是
敞開心中大門
經歷那個生命的中悲傷吧
允許自己泡在那個情緒中
也只有當自己深深受夠了
這個功課才能算是完整
不用約束自己快速好起來
不用逼自己振作
接納自己擁有難過的情緒
接納真實的世界就是會發生這種事
體驗這種不適感
當我們能夠接納這樣難過的自己
那將會是傷口癒合的開端
靈魂的碎片也會揀拾回來
之後
愛,也才能持續填滿這個坑